為使師范院校大學生學以致用,提高社會服務意識,鍛煉社會實踐能力,了解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鄉(xiāng)村小學教育現(xiàn)狀,幫助留守兒童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暑假。7月12日,阜陽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奔御風”支教隊走進了阜陽市潁州區(qū)程集鎮(zhèn)王灣小學,開始了以“關愛留守,走進鄉(xiāng)村”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
(志愿者在王灣小學合影留念)
志愿支教 助力暑期托管
2021年7月12日至7月23日,為期十二天的支教活動,志愿者們以語、數(shù)、英,音、體、美課程來分配工作。走進課堂,通過授課、輔導作業(yè)、黨史宣講、開展特色體育活動,給孩子們帶來了關愛和溫暖。在開展支教活動的同時,志愿者們認真耐心地傾聽孩子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對一些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辭的孩子們,采用適當?shù)姆椒ǎ虿氖┙?,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健康成長。
(志愿者給孩子們上課)
7月12日,踏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志愿者們開始了支教活動的第一天。志愿者們每天早上坐半個小時的車來到王灣小學為孩子們上課。為了更好的陪伴小朋友,每天中午志愿者們都會幫助孩子們打飯,與孩子們一起吃午飯。午飯后,志愿者們還會去看孩子們午休。每天傍晚,在放學前五分鐘志愿者們會去班級門口等老師下課,按照順序給他們排好隊,并且把他們帶到校門口,看著他們跟家長回家,那一聲聲老師再見,消除了志愿者一天的疲憊。
(志愿者們與孩子們一起打籃球比賽)
(任校長和志愿者們一起給孩子們打飯)
(孩子們中午在一起吃飯)
走訪調(diào)研 了解鄉(xiāng)村家庭教育
7月22號下午,志愿者們離開學校深入到鄉(xiāng)村去。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造成了孩子們不一樣的性格特點,在學校的表現(xiàn)也不一樣。為了方便志愿者家訪,任校長整合了學生資料,并提前與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志愿者開展工作。在與家長聊天的過程中,志愿者了解到大多數(shù)鄉(xiāng)村孩子其實都是留守兒童,孩子都是祖輩帶大的。當孩子家長回來時,他們也會積極輔導孩子功課,并且會花時間陪孩子。家長們都表示孩子在家很自覺,會自己看書,自己寫作業(yè),不會的問題會詢問老師。他們的自覺性非常高,志愿者們了解到他們平時幾乎不玩手機,大多數(shù)孩子都喜歡在家看書,亦或是做一些戶外活動。
(志愿者們到學生家里走訪)
黨史故事宣講 紅色教育娃娃抓起
7月23號上午,志愿者們給孩子們進行黨史知識宣講。今年是建黨百年,而學習黨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是活動的主題。志愿者用生動的語言為孩子們上了一堂黨史課,從黨史階段、黨史人物、黨史會議和黨的建設四個方面全面進行知識宣講,通過一個個串聯(lián)的小故事向孩子們講述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艱辛歷史,讓孩子們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并要求孩子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深刻了解學習黨史的重要意義。孩子們聽得認真,并紛紛表示,在日后的學習中會奮發(fā)努力,學習革命先輩的精神。
(志愿者進行黨史宣講)
依依不舍 道不盡真情實意
支教活動已經(jīng)結束,在此期間志愿者與孩子們之間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得知志愿者們即將離開學校,孩子們用紙條折出了飛機、愛心、千紙鶴等,同時他們也在小紙條上寫滿了祝福的話語,表達了他們對志愿者們的不舍。支教活動與其說是教學生,不如說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志愿者們也在學習如何去做一名好老師,如何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在這段時間里,孩子們也教會了志愿者很多知識,而這些知識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衷心的感謝他們?;蛟S志愿者們的出現(xiàn)對孩子們來說只是曇花一現(xiàn),但這段經(jīng)歷對志愿者們來說永恒的剎那,讓我們帶著這段美好的記憶,飛向我們不遠的未來。
(孩子們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