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開在春天里,彩云飄在藍天里……”皖江小學的教室里傳出陣陣稚嫩的童聲,身高、年齡參差不齊的孩子們站成兩排,佩戴著紅領巾,昂首挺胸,神情專注。這是安慶師范大學數(shù)理學院的青春筑夢支教團在為孩子們排練合唱。
每周三下午,支教團的29名成員都會輪流來到皖江小學,為這里的孩子們教授音樂、美術和體育等課程。團隊剛成立不到一年,是個很“年輕”的組織,志愿者們也大多是沒有教學經(jīng)驗的學生,但他們很珍視與小朋友相處的時光。陪孩子們做游戲、教他們唱歌、畫畫、做廣播體操……志愿者們?yōu)楹⒆觽兊男@生活帶來了“光”。
通過網(wǎng)絡查找教學資料、規(guī)劃上課的教學設計、對著鏡子不斷練習言行舉止……每次支教前,志愿者們都會做好充足的準備,有時在前往支教小學的路上還在不斷默念著授課內(nèi)容,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上課體驗。
支教團的負責人陳允豪介紹,皖江小學關于音樂、美術和體育的教學資源較為匱乏,學校條件相對一般,沒有正規(guī)場地供支教者們進行教學活動。在志愿者們來學校前,孩子們甚至沒有體育課,唯一的活動時間只有課間休息的五分鐘。
“這些學生每次看到志愿者來支教都會很興奮。”陳允豪說,隨著支教次數(shù)的增加,孩子們與志愿者漸漸熟絡起來,有時還會給他們贈送糖果等零食,志愿者也會攜帶各種禮物給孩子們,作為他們課堂表現(xiàn)積極的獎勵。
“每次哥哥姐姐們過來,我都能用彩筆畫畫,我最喜歡畫畫啦!”7歲的小女孩握著筆涂涂畫畫,在潔白的紙張上留下鮮艷的色彩。談及這些“小老師”,她表示,和他們相處起來很輕松快樂,希望老師們能夠一直來學校給自己上課。
物理學專業(yè)2020(4)班的汪子航自費購買了橡皮等禮物,并將課堂與游戲融為一體,很快與孩子們打成一片。為了讓孩子們有更深層次的體驗感和參與度,他不斷改變教學形式并設立獎勵機制,增加趣味性。“我從來不將自己看做老師,而是以哥哥、伙伴的身份陪伴著孩子們?!彼J為,和孩子們交流要敞開心扉,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用容易被他們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
“哆瑞咪發(fā)嗦啦西……”數(shù)學類專業(yè)2020級的丁雪用粉筆在黑板上繪制好五線譜,教授孩子們音符的發(fā)音和寫法。這是她第二次前來支教,在和孩子們相處時卻已游刃有余。她之前學過鋼琴,對樂理知識比較了解,便自告奮勇教授音樂課。丁雪表示,孩子們對音樂有著極大的興趣,教學效果非常可觀,她在上課過程中很注意與孩子們互動,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支教團里的大部分成員未來都想從事老師這一職業(yè),在一段時間的支教后,陳允豪更加堅定了自己當初的選擇,“和孩子們相處的時光很快樂,能夠傳授他們知識,幫助他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這正是我一直追求的?!?/p>
(楊鈺燁 王嫚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