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慶建黨會議舊址、野寨抗日陣亡將士公墓、陳獨秀墓……近日,安慶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和美術學院共同合作,歷經兩個月,以安慶各地的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為基礎,將它們“變身”為地圖上的景點路標,配上準確、詳細的圖文介紹,設計出一份安慶紅色旅游文化地圖。
東至太湖縣、西到迎江區(qū)、南至宿松縣、北達桐城市,安慶市一共分布了35個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有2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了給它們準備相應的“自我介紹”,安慶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王世紅參考《安徽省文物局關于公布全省首批革命文物名錄的通知》,從中選取了33個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并安排三十余名歷史學專業(yè)的學生們一起查閱資料,編輯文案。
回想起協助老師準備材料的過程時,歷史學專業(yè)2019(2)班的楊慧介紹,編輯文案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的地點,再到它們的后期發(fā)展方向、具體策劃安排,這些都需要概括總結。查閱相關的典籍資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遇上無法找到革命文物保護單位近照的情況時,學生們還需要自行前往當地進行取景,做到現場的實時記錄。
對于這段特殊的經歷,楊慧評價道:“準備文案的過程并不輕松,但經過近一個月的‘考察’,我們對安慶革命歷史的了解也深入了不少?!彼€表示,一想到自己準備的文案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及時獲取到安慶市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的情況,她就更能理解自己所做事情的意義,也深刻感知到紅色革命文化存在的價值,是值得更多的人去了解、學習的。
只有文案介紹是遠遠不夠的,要完成一份優(yōu)質的紅色文化旅游地圖,相關的設計與美化也很重要。根據人文學院提供的文案材料,美術學院動畫專業(yè)2019級的劉威和他的六名隊友們接過了“接力棒”。
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不管是尋找借鑒材料、確立地圖風格,還是繪制地圖素材,打磨整體細節(jié),劉威和隊友們都一絲不茍,一共修改了三至四稿方案。此外,他們還多次向學院的老師們尋求意見,不斷進行新的嘗試,從地圖的美觀度、實用度、內容的契合性等方面出發(fā),選取最適合地圖呈現的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并穿插部分安慶市當地的旅游景點,以增強地圖的整體性。
“這是我們第一次繪制紅色文化旅游地圖,雖然團隊合作的過程并不總是順利的,但不管遇上什么困難,我們一直相信能夠把這張地圖做好?!弊鳛橐幻A備黨員,劉威覺得能夠通過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完成一份有意義的“紅色”作品,為安慶各地的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增強一定的影響力,非常令人自豪。
“我們組織學生們一起完成地圖設計,不僅僅是為了加強他們的專業(yè)認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在此過程中,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的熱血精神與愛國情懷?!弊鳛轫椖康闹饕撠熑?,王世紅老師解釋,“我們只有懂得追念先烈,學會感恩,才能在未來更好前行!”
提及設計紅色文化旅游地圖的初衷,王世紅坦言是受到其他地區(qū)優(yōu)秀紅色旅游模式的影響,他期望可以打造出屬于安慶的特色路線,能面向大眾介紹“鄂豫皖根據地”范圍內有關安慶的多處革命印記。王世紅還介紹,在文案整理,地圖美化完工后,將由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的師生們負責最后的程序設計,最終以APP的模式推出。
(韓菲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