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象,曾經(jīng)有個孩子,靜靜地看過四十三回日落?
你可能想象,曾經(jīng)有個孩子,深深地愛過一朵玫瑰?
你可能想象,曾經(jīng)有個孩子,為了自己的責任和愧疚而不顧一切?
《小王子》,永恒的經(jīng)典。它是圣??颂K佩里所作,不僅送給孩子,也送給大人。
馴養(yǎng),是一種關系,也是一種責任。
小王子,愛過一朵花。他為玫瑰遮風擋雨,但因受不了玫瑰的自負便跑了出來。但他后來才懂得在花兒令人愛憐的花招后面所隱藏的溫情,為丟下她而后悔。是啊,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的東西,不要等失去才懂得珍貴,并因此感到內疚和自責。
小王子,在地球上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玫瑰園。他為此而哭泣,因為他的那朵花曾告訴他,她是一朵宇宙中獨一無二的花,但這里卻有五千朵一模一樣的花!但不同的是,這些玫瑰是普通的。它們只是五千朵普普通通的玫瑰,但他的那朵花兒卻是千千萬萬朵中的一個!因為小王子“馴養(yǎng)”了玫瑰,玫瑰也”馴養(yǎng)”了小王子。正是因為小王子為了自己的玫瑰而付出了精力,付出了時間,才讓玫瑰變得如此重要。只有馴養(yǎng)才能建立聯(lián)系,只有馴養(yǎng)才能讓事情變得有意義。
在生活中,你馴養(yǎng)了什么,又被什么所馴養(yǎng)?
當你把學習馴養(yǎng),或是學習把你馴養(yǎng),學習才有意義。學習,不是為他人而學,是為自己而學,為自己所馴養(yǎng)的學習而學。與其不情愿地學習,倒不如與學習建立關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為什么要學習,當你把學習作為自己馴養(yǎng)的東西,明白自己必須為馴養(yǎng)的東西付出責任時,學習才能充滿動力,才能夠自主學習。
小王子,在地球上,遇見了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他曾看到一支駱駝商隊從這兒走過?!八麄儧]有根,活得很不容易?!被叵胱约旱膶W習和生活,我是不是也丟失了自己的根呢?不,我沒有,我還有自己的目標,我還有自己的夢想。只有有這些把我們馴養(yǎng)了的“根”,我們才不會“很不容易”,才能追逐自己的那顆星星,那顆因為有了我的夢想而變得獨一無二的星星。
人生,不是得過且過,而是要不迷失方向。
小王子,見過許多大人。他們滑稽可笑,有發(fā)號施令的國王,但只徒有虛名;有愛慕虛榮的人,但只聽贊美;有郁悶不樂的酒鬼,但因慚愧而慚愧;有非常正經(jīng)的實業(yè)家,但只為了買星星而數(shù)星星,也是小王子唯一批評過的大人;有無私奉獻的點燈人,雖然荒誕但是小王子唯一認為可以做朋友的大人;有看上去很有學問的地理學家,但拒絕自己去勘探地形。這些大人真是奇怪極了,他們失去了童心,失去了內心的那一份純真,失去了內心的那顆星星。他們是碌碌無為的,是迷失了方向的。
小王子,為了自己“馴養(yǎng)”的花,在讓蛇咬過之后,輕輕地像一棵樹一樣倒在地上,連一點響聲都沒有。小王子為了自己犯下的過錯和應負的責任,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臨死時,他沒有一點害怕,也沒有一絲不安。這便是向死而生。
從那些無聊的大人和小王子的行為里,可以看出向死而生和碌碌而為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向死而生,因而能勇敢地面對死亡,積極地生活,積極地面對挫折,積極地面對人生中的不如意。那些大人的一生,都在無意義的事情里渾渾噩噩地度過,碌碌而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他們遇到了人生中的挫折或不如意,盡管自己非常不適,但還是做著和往常一樣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的世界是無光的,但小王子的世界是彩色的。小王子的倒地,并不是死去,或許只是皮囊的逝去,但靈魂卻是一種回歸,回歸自己的生命,回歸自己的歡樂,回歸自己的過往。他是笑著面對著離去的,他是樂觀地面對離去的。我不認為小王子死去了,他一定回到了玫瑰的身邊。面對不如意,小王子沒有埋怨,也沒有煩悶,而是以新的態(tài)度不斷提醒自己要做的事、該做的事,以及無處不在的美好事物。他超脫了自己的靈魂,升華了自己的思想?;钪?,并不是因為活著而活著,而是因為活著之外的事情而活著。向生而死,向死而生,向著自己的肉體而死,向著自己的靈魂,自己的精神,向著自己的希望而生。
讀著讀著,小王子和所謂正經(jīng)的大人之間的對比又讓我想到了《岳陽樓記》。在逆境中仍然不改初心的,還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范仲淹把古仁人與遷客騷人作對比,突出了遷客騷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又將古仁人和自己作對比,借古仁人之口,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態(tài)度,抒發(fā)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志向情懷。遷客騷人被貶之時,大部分都只是自怨自艾,碌碌無為;但范仲淹一改常態(tài),積極樂觀面對仕途中的種種不容易,并勸勉友人,也做一個樂觀豁達的人。向死而生,就如向艱而堅,是一種樂觀豁達,是一種勇于面對,更是一種淡然處之。
小王子,永遠追逐著他的那顆B612小行星和一朵意義非凡的玫瑰。而我,也在追逐著我自己的那顆星星。至于我何時才能追逐到它,管它呢,只有大人才會用數(shù)據(jù)說明問題,我只需要重在過程,重在成長,努力就行。
(點評:這是一篇讀后感,小作者并沒有按照常規(guī)的“讀—引—感—聯(lián)”的套路寫作,而是緊緊扣住《小王子》一書中“馴養(yǎng)”和“向死而生”這兩個核心,讀出自己的思考,結合自身的學習與生活,體悟到書中蘊含的人生哲思,可見其讀書用心之專、之深。這是一本寫給孩子和成人看的書,只是需要具備“孩子的心靈”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你看到了嗎?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 東校區(qū) 九(1)班 郭信 (指導教師: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