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看了一部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拍攝的優(yōu)秀電視劇目,劇名是《覺醒年代》。
故事從新文化運動時期開始,講述了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革命者的人生經歷。在那個災難深重,各種思想主義滿天飛的年代,陳獨秀主持編寫的青年雜志《新青年》出版了,影響了當時眾多的有識之士。毛主席曾說過:“將來要講講陳獨秀的功勞?!币驗樗钦麄€新文化運動中的“旗手”,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在陳獨秀積極宣傳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新文化運動就這樣開始了。
資料圖
新文化運動是貫穿整部劇的核心歷史事件,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劇中辜鴻銘這一人物。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的思想在劇中無疑是先進的,符合現今社會的主流思想的。在北京大學講課時,他強調:“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割掉了毛發(fā),穿上了西裝,滿嘴的英文(English),西洋人就會高看我們,恰恰相反,當一個中國人妝發(fā)成西洋人的時候,恰恰會引起他們的鄙視。只有讓他們看到我們中國人有著與他們與眾不同的文明和精神,他們才會在心里對我們有真正的尊重?!倍@不正是與我們時下強調的弘揚民族文化不謀而合嗎?
他用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來解釋“溫良”一詞:“因為中國人多用‘心’思考,外國人多用‘腦’思考。”這句話給了我很大啟發(fā)。辜鴻銘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但是,他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真正的中國人,是有著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過著心靈生活的人。中國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
回首這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從血雨腥風中走來,經歷了無數槍林雨彈。從9.18事變盧溝橋的戰(zhàn)火,再到永遠不會忘記那場喪盡天良的南京大屠殺……在危急關頭,是中國共產黨帶領著千萬的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拯救了災難深重,風雨如晦的舊中國。經過黨中央100年的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成就了現在的新中國。
我們是中國青年,我們是祖國忠誠的兒女,應該銘記歷史,以史為鑒。因為這部劇滿滿的正能量,應該讓它流芳百世,讓后人時刻銘記!
“生在華夏,定當不負盛世”!我們也必須做到勇于擔當歷史使命。展望今日我們一切的平安幸福,都應當感謝無數革命先烈的奮斗,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平安幸福;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祖國的繁榮昌盛。
合肥市長江路第三小學蘭亭分校 五(1)班 丁奕凡
指導教師: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