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漢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吶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 —— 余華
培根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浪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送給一代又一代。”為了“書香傳遍校園”,11月24日,界首一中飛鳥文學社舉辦了讀書分享活動,呂夢雅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品讀作家余華的《活著》,感受書中的文學力量。
在分享心得之前,呂夢雅老師問了學生一個問題:“人為什么要活著?”一位社員和B部的兩個學生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接著呂夢雅老師詳細地介紹了《活著》的主要內(nèi)容,以“少年的富貴”“青年富貴”“中年富貴”“晚年富貴”主人公的人生階段為線索進行串講,最后的最后——一人,一牛,一生,僅此而已。當好運垂顧富貴時,同學們欣然微笑,當富貴遭受厄運打擊時,同學們又會黯然神傷。
悲劇總會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一個作家甚至因此稱《活著》是“中國的《舊約書》”。
張靜文和牛夢晗兩位同學分享了關于《活著》的閱讀感受。張靜文同學說:“我們知道富貴的結局,但是,書本依然充滿懸念。大歷史,小人物,如洪流中的螞蟻,隨波逐流,無力自控,命運的激流令人喘息?!倍鴮τ谂絷贤瑢W來說,富貴的遭遇并沒有激發(fā)出她內(nèi)心的淚水。那是因為,這些痛苦本身就和富貴的生命融為一體,正是這些苦難,讓她覺得富貴是真真正正活著。
呂夢雅老師對這次讀書分享會做了總結,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活著不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是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才是活著的最大價值?!?/p>
(郭 晗 呂夢雅 壽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