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班孩子來說,小學生的生活神秘而有趣,孩子們都對小學充滿著好奇、期盼和向往。為讓大班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wěn)過渡,長幼教育集團總園大四班開展了“你好,小學”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即將成為小學生的大四班小朋友們,為入學都做了哪些準備吧?
一、社會準備
社會準備,指幼兒需要為適應小學特點的團體生活做好相應的準備,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誠實守規(guī)、任務意識、熱愛集體等。2月27日上午合肥市長江路幼兒園教育集團總園周一以“與春相約 讓雷鋒精神薪火相傳”為主題開展了升旗儀式。
交往合作
大四班的升旗手們向全園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雷鋒故事,當同伴遇到困難時,鼓勵幼兒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遇到沖突時,指導幼兒嘗試用協(xié)商、交換、輪流、合作等方法解決,不爭搶,不欺負同伴。
熱愛集體
在班級里,班級老師通過兒歌、視頻、圖片的方式帶領孩子們充分學習了雷鋒精神,雷鋒無私奉獻的品質正是是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表現(xiàn),結合升旗活動,老師向孩子們介紹了國旗、國歌,讓幼兒喜愛自己的班級和幼兒園,愿意為集體出主意、想辦法、做事情,初步形成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任務意識
大班下學期,有意識地布置一些與入學準備相關的任務,班級老師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持續(xù)性的任務安排,鼓勵、支持幼兒獨立完成任務,強化孩子的任務意識。
大四班的孩子們能自覺、獨立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具備任務意識和執(zhí)行任務的能力,有助于幼兒適應小學學習生活的要求,逐步做到獨立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二、學習準備
陳鶴琴先生說:習慣養(yǎng)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生受其累。播下一種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命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幼兒優(yōu)秀的自我發(fā)展、自我管理都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對于要上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可或缺的一門功課。
學習習慣
專注力、堅持性、計劃性等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助于幼兒入學后更好勝任新的學習任務,且受益終生。
正確的坐姿、握筆、閱讀姿勢,不僅有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發(fā)育,還能更好地助力學習生活。老師帶孩子們一起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坐姿、站姿和閱讀姿勢,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昂頭挺胸兩肩平,兩腿并立手放松。目不斜視看前方,雙臂不歪腳立正。
書寫有姿勢
寫字姿勢要端正,身體坐正書放平;右手握筆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指離筆尖一寸遠,一拳一尺記心間。
上課有姿勢
文具書本擺正當,身體坐正看前方;集中精力認真聽,專心致志來聽講;回答問題先舉手,聲音洪亮人人愛。
閱讀有姿勢
讀書姿勢很重要,身要直,腳要平;雙手來把書拿好,眼離書本約一尺;胸離桌子約—拳,角度稍稍向外斜。
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喜歡學習、愛上學習,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比學到多少知識更重要。幼兒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基礎學習能力有助于入學后適應不同學科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更加主動、持久、投入地學習。
為讓孩子們對小學感興趣,激發(fā)上小學的熱情,提前了解小學上課的作息時間,規(guī)范作息規(guī)律,合理安排時間。老師首先帶領孩子們認識了時鐘,共同了解小學生的一日作息,然后通過畫一畫的方式繪畫出小學生的一天,并要求孩子按照時間表去做相應的事,培養(yǎng)良好的作息習慣。
幼小銜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持續(xù)中有序開展的;是在過程中逐步積累的;是在交往合作中穩(wěn)步推進的。
在這花開時節(jié),通過此次幼小銜接活動,為孩子們順利進入小學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老師們將會繼續(xù)帶領孩子們探討小學的相關問題,同時加強身心準備和生活準備。相信在家園的共同努力下,長幼教育集團總園大四班的寶貝們都能順利地度過幼小銜接階段,快樂的學習成長!
撰稿:趙潔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