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3月16日上午,宿松縣實驗中學新城分校開展省級課題《JK22122“雙減”背景下初中古詩文作業(yè)設計策略研究》階段研討活動。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周少華、副主任宋錦玉,安徽省特級教師石沉香,應邀到會指導。實驗中學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劉奇春,教研處副主任孫春蘭,新城分校班子成員和課題組全體老師參加了研討活動。新城分校副校長梅賽紅主持活動。
活動中,課題組老師李亮、鄧韋澤分別執(zhí)教《三峽》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兩節(jié)研討課,他們在古詩文教學中分別融入美術、地理、音樂學科元素,對課題的研究方法和內容進行了展示。
研討會上,李亮、鄧韋澤老師分別說課,課題組成員胡普菊、高艷陽老師分別對兩節(jié)研討課進行點評。該課題主要負責人張禮娟就課題的研究背景、目標和內容、研究方法、研究計劃、預期突破等作簡要說明,匯報了課題研究取得的進展和階段性成果。
孫春蘭作精彩點評。她充分肯定兩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上體現(xiàn)出跨學科的設計特點,以親和的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就兩位老師的教學設計、課堂生成預設從科學規(guī)范角度提出中肯建議。
石沉香指出,古詩文的教學要上出語文的味道,要在文字和文化教學上多下功夫,要通過古詩文教學,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宋錦玉指出,兩節(jié)研討課的跨學科設計和教學體現(xiàn)了課題特點,落實了新課標要求,對當下古詩文的教學提供了借鑒。他充分肯定了兩節(jié)研討課的價值,高度評價了課題組在研究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認為該課題研究背景闡述清晰完整,核心概念界定科學明確。他還對課題的價值和研究方法做了詳細的指導和補充,并提出寶貴意見。
周少華作總結講話。他從古詩文教學方法切入,從閱讀教學中“語言是基礎,思維是核心”談起,對本課題研究價值和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課題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提出了建議和要求。他強調,課題組成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課題研究工作,充分認識課題研究的定位在語文學科,要有語文教師的責任和使命,要非常珍惜課題研究平臺,要把自主研修和同伴互助結合起來,落實落細課題研究的各項具體工作。
劉奇春代表學校感謝教研室領導、各位專家來校指導工作。他表示,下階段,課題組將依據(jù)專家們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已有研究,秉持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將后續(xù)研究工作繼續(xù)做實做深,扎實推進本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楊李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