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候我追不到竹蜻蜓,長大后我追不到您。
蟬鳴抓住了晚風的尾巴,在這鄉(xiāng)下的四方小院里,進度條就像被拉慢了,車馬慢,郵件也慢。可我就是眷戀著這個院子里的夏天,因為,有人將這一隅天地賦予了意義。
“阿囡,別寫了,來喝碗酸梅湯?!毙≡豪飩鱽硖暮魡?。小學畢業(yè)那年暑假,爸媽忙于工作,把我送到了太公家里。院子很小,庭院里喊一聲,屋內(nèi)就聽見了??粗逊e如山的小升初習題冊,我飛速地做出了選擇——丟下作業(yè)沖出去。
出門就看見松青樹下的石桌,端端正正地擺著個白瓷碗,盛了滿碗深邃的紅,懸著的碎冰或者幾顆楊梅。勺子一攪,就發(fā)出碎冰碰壁的“當啷”聲。我喜歡那透著絲絲涼氣的酸縈繞在舌尖,成了記憶中最濃厚的一筆。
等到上了初中,我似乎再沒踏入過那四方小院了。太公他上了年紀,腿腳不適合奔波,只能用那老式手機,瞇著眼,看清楚數(shù)字,一個一個,小心翼翼地撥通我的號碼:“阿囡啊,什么時候來我這玩玩?”他的言語中滿是踟躕與期待。
我那會兒正忙于奔走各種補習班,只能隨口應(yīng)付句“快了”。但怎么也想不到,那個快八十歲的老人,就真真正正坐在小院里的松青樹下,盛了碗酸梅湯,從天光大亮,等到日落山頭。
我一次次錯開了見到他的機會,總推托著“下次”“下次”??蓵r間再不給我說“下次”的機會了。那個佝僂著背的老人……撒手人間,來不及說再見,來不及見最后一面,來不及喝最后一碗那青石桌上散著余涼的酸梅湯。
納蘭容若曾感嘆“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當我在中招考試后,重新踏入四方小院,耳邊似是又回想起那熟稔的聲音?;貞浐蜏I水主宰了我的情緒,那時候我才知道,竹蜻蜓我可以等它落下了再追上,但您不會了。
我去買了碗酸梅湯,當真奇怪。明明是一樣的湯,一樣的原料,卻再也嘗不出一樣的味道,抬頭一看,對面的蒲草席子上沒了您的身影,就連您慈眉善目的笑臉,也隨時間遠去了。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喝過酸梅湯。
盛夏白瓷酸梅湯,不過碎冰碰壁當啷響,像《玄衣朱裳》里那樣。
黃山市歙縣第二中學高一(3)班 程夢菲
指導教師 江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