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界首一中我愛化學社“有機分子共面專題講座及模型搭建”活動在養(yǎng)城校區(qū)開展,吸引了50多位學生參加。
高一學生剛剛接觸有機化學,對有機分子的微觀世界還處于摸索階段。有機化學中“分子共線、共面問題”作為高考的重難點部分,該內容較為抽象。高一學生,由于還未形成線、面模型的構建,空間想象能力有限,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會有些吃力。但他們好奇心強,更加渴望通過自己動手來探索新知。
結合“分子線面問題”的抽象性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界首一中我愛化學社指導老師吳雪蘭開展了“有機分子共面專題”的講座,介紹了甲烷型、乙烯型、乙炔型、苯環(huán)型共線共面模型,同時結合具體的球棍模型及實例為學生講解了這類題目的解題思路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講座結束后,學生分組合作利用“球、棍”搭建“分子共面模型”,將微觀抽象化的分子世界,以宏觀實物展現(xiàn)了出來,在合作搭建模型的過程中,學生們熱情高漲,更好地感受了單鍵可以旋轉,而雙鍵、三鍵不能旋轉,落實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科學探究的過程。
比賽中,同學們發(fā)揮才智,將有機物中分子共線、共面模型演繹的淋漓盡致,形象生動地將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共線共面結構以實物展示了出來。
本次活動的開展,極大地幫助了學生對有機分子共線共面問題的理解與掌握,較好的落實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等化學核心素養(yǎng),也為學生后面學習有機化學增強了信心。(吳雪蘭 范曉瑩 劉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