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大地被太陽烤得直冒煙,小草忍不住暴曬都卷成了細條,知了熱得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放暑假的孩子們在屋里吹著空調(diào),吃著雪糕,無比的愜意!那大自然中的動物們是如何度過這漫長又炎熱的夏日呢?
帶著這個疑問,7月10日,合肥市六安路小學中國鐵建國際城校區(qū)二(19)中隊紅星小組的五位成員一起來到了清溪路悅書房自然小館,找尋動物們避暑的奧秘!
在這里,有專業(yè)的動物學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學習!
讓孩子們驚喜的是,老師帶來了他們平時很少接觸到的小動物。有看起來酷酷的蜥蜴、萌萌的六角恐龍魚、胖嘟嘟的牛蛙,還有綠如碧玉的翠青蛇!
課程全程采用提問的方式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以實驗分析的方法了解娃娃魚、六角恐龍魚、牛蛙、蜥蜴、鱷龜、翠青蛇的身體結(jié)構(gòu)和生殖發(fā)育過程。小組員們學習的興趣高漲,踴躍回答問題,觀察動物時,用手觸摸,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再經(jīng)過老師的全面講解,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教會孩子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特征。
到了激烈的解答問題環(huán)節(jié)!老師耐心地給同學們解答了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野外避暑方式,比如蛇沒有汗腺,懼怕高溫,通常在河流旁、洞里、草叢等陰涼潮濕的地方避暑。蜥蜴在“直飆70度”的沙漠,背頂著大太陽,腳下踩著滾燙的沙子,采用輪流抬起自己的腳,保證不被燙傷......
面對“動物百事通”老師,小組員們的問題層出不窮!小柳好奇地問“蛇為什么會發(fā)出嘶嘶聲”,小熊舉手問“青蛙的腳蹼為什么能黏住東西”,小曹很疑惑“沙漠里的駱駝是用身體存的水來避暑的,那它身體里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小劉問“蜥蜴為什么尾巴斷了還能長出來?”小朱撲閃著大大的眼睛問:“娃娃魚為什么發(fā)出嬰兒的叫聲?”
老師耐心地解答每個孩子的問題,小組員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在這里不僅學習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還能親自和小動物們零接觸。最驚喜的是開始人人懼怕的翠青蛇竟然成了孩子們的“團寵”,爭先恐后地要跟它“親密接觸”。孩子們開玩笑地說:“冷血動物快變成熱血動物了!” 最后每個孩子還收獲了一只可愛的六角恐龍魚。
這次“走進自然小館,探索動物避暑奧秘”真是不虛此行?。?/p>
(撰稿:熊浩宇家長 朱梓萱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