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樹梢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已走過了。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紋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不請自來的風
一次下午外出游戲時候時突然一陣大風刮來,小朋友的頭發(fā)被吹到了臉上,于是孩子們都開始說起來:“今天的風真大呀,把我的頭發(fā)都吹亂了。”“剛剛走廊上我們的畫畫作品也被吹起來呢”“?。∥已劬Ρ淮档谋牪婚_啦”“風從哪里來呢?”......
《指南》指出幼兒階段的學習不同于小學階段的學習,幼兒更多的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生活中獲得經(jīng)驗的。在幼兒一日生活的環(huán)節(jié)中隨時滲透科學教育,以幼兒的生活為背景,通過幼兒的隨機探究積累科學經(jīng)驗是幼兒科學學習與科學教育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追隨孩子的興趣和生活,合肥市安慶路幼兒園桃蹊分園中班年級組開始了一系列關于風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之旅。
風在哪里
你在哪里找到了風?
我在玩滑板車的時候感受到風。
我跑的時候感受到風。
騎車的是有也有風。
吹電風扇和空調(diào)的時候感受到了風。
原來,在我們生活中每一個地方都能找到風的存在呀!
風是怎么形成的?
為什么會有風?風從哪里來?面對孩子的疑問,我們通過集體交流,觀看視頻等方法了解了風的形成是空氣流動的結(jié)果。地面熱空氣向上流動,上方的冷空氣向下降,這樣冷暖空氣便產(chǎn)生了流動,此時就會形成風。
沒有風的時候如何制造風?
沒有自然風的時候怎么辦,我們可以加速空氣的流動制造風哦!看,孩子們開始了自己的探索。
風兒吹呀吹
有關“風”的秘密還有許多,隨著活動的不斷推進,孩子們對“風”這種自然現(xiàn)象的認知更加豐富了,他們也善于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風”的存在,感受著“風”的神奇與有趣,快來看看中班小朋友發(fā)現(xiàn)有趣的事情吧。
小風車轉(zhuǎn)呀轉(zhuǎn)
我們的小風車轉(zhuǎn)動起來啦,可真漂亮呀!
風中的小紙條
比一比、瞧一瞧,看看誰吹的風大一些呢?
風火輪賽跑
可別小瞧我,帶著風的阻力一起跑,我也一樣行!
巧手制風箏
在玩過有關于的風的小游戲后,中班小朋友還制作了好玩的風箏,一切準備就緒后,先在卡紙上用好看的顏色將自己的風箏進行裝飾,孩子們開始了自己的設計。小小的畫筆在畫紙上盡情地舞動,恬恬說我要畫一個漂亮的蝴蝶,琳琳說我要畫好多好多的愛心,嘉嘉說我要畫上我和我的好朋友,每一個風箏都是獨一無二的,制作好小朋友們商量著去戶外放風箏,在游戲場上,小朋友們拉起長線和風箏一起奔跑、歡呼,充滿了樂趣,同時還組織了比賽,我們一起來看誰的風箏飛得最高吧。
風,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通過本次主題活動探索,“風”已然成為了孩子們游戲、探究的好伙伴,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體驗、實驗操作證明風的存在,甚至可以嘗試用身邊的工具來制造風。
整個活動,我們關注的不是幼兒學習到多少有關風的知識,而是希望通過主題探究活動讓孩子們養(yǎng)成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收集資料并且解決問題的習慣。
(撰稿:余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