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西第二中學七(1)班學生在班主任閆慧老師的帶領下,將思政課堂“搬到”了肥西縣山南鎮(zhèn)小井莊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紀念館,充分運用了館內豐富的資源開展了“移動課堂”現(xiàn)場教學,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課程思政一體化教學探索與實踐活動。
紀念館的講解員為二中的學生們講述了農村包產到戶改革的故事。讓學生們了解到小井莊包產到戶責任制從提出到發(fā)展的過程,感受到其“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西第二中學校長陳姝表示,開展此類主題活動的意義在于以活動推動工作、提升治理效能,以活動鍛煉隊伍、凝心聚力。在活動實施要注意三點:一是儀式感不等于形式化,儀式感是為了激發(fā)積極性,正式彰顯鄭重、尊重,形式化就落入了擺拍和走過場的窠臼;二是圍繞學校辦學方向進行,要有實際意義,不求全面,激發(fā)一個點,以點帶面,持續(xù)影響,效果就出來了;三是復盤必要且重要,通過復盤總結經驗和教訓,形成新的共識,增強隊伍的內驅力,同時對下一步工作有個清晰明確的指向。
用好移動課堂這個主題,讓同學們最大化地參與到課堂的構建中來,在潛移默化中體會思政教育的別樣魅力?;诖?,學校到小井莊開展移動思政課,旨在通過情境體驗式的參與,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思政課直抵學生的心靈。
撰稿 | 蔡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