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大學期間一次鄉(xiāng)村支教的經歷,他毅然決定投身杏壇,并堅定走下去;他倡導“自管自育、樂學樂思”的班風,希望能激發(fā)學子強大的自驅力,從而變得更優(yōu)秀;他從執(zhí)教第一年便擔任班主任,并堅持開始家訪,每一個學期從不間斷……他是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芙蓉分校的孫銳老師,合肥經開區(qū)首屆名班主任,四次榮獲區(qū)級優(yōu)秀班主任稱號,所帶班級多次榮獲市級、區(qū)級優(yōu)秀班集體。
孫銳說:“每天和學生打交道,他們像陽光一樣照在心里,特別享受?!笔獠恢?,在學生眼中,他亦是一束光,傳遞真誠與溫暖,照亮他們的成長之路。
不忘教育“初心” 錘煉育人本領
2004年,還是一名大學生的孫銳,作為學校數(shù)學系的代表和10位校友一起走進安慶市懷寧縣馬廟鎮(zhèn),進行一次為期11天的支教活動。第一次執(zhí)起教鞭,第一次和孩子們唱歌,第一次家訪……他用青春的熱情演繹著支教生活的別樣精彩。離別時,感受著孩子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看著孩子們不舍的送別留言,聽著孩子們純真質樸的感謝,從那時起,他就決定,要將這份“熱情”堅持到底。
2007年,正式走上三尺講臺,2016年,來到四十五中芙蓉分校。15載的執(zhí)教生涯,15載的班主任工作,他傾盡所有的熱情與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他用盡氣力與智慧不斷錘煉自己的育人本領以及業(yè)務能力。為開拓思維眼界,他自費購買了大量專業(yè)書籍;為了上好每一節(jié)課,他潛心鉆研……如今,他是合肥經開區(qū)孫銳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在輻射引領工作室的成員快速成長。
幾年來,孫銳帶領工作室成員深入到成員所在的學校、班級,通過調查、聽課、研討等途徑,取得德育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此外,通過成員自身開課、開設講座等形式和活動,相互學習,幫助工作室成員在育人風格和特色上下功夫,讓每位成員具有高品位的育人藝術,能夠按照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智慧地、藝術地教育學生,靈活地、技巧地駕馭課堂,進而形成自己的育人風格和育人思想。
倡導“自管自育” 尊重學生差異
在教室里教書育人,在籃球場上揮汗如雨,是讓孫銳老師很開心的兩件事,在他看來,因為熱愛,所以快樂,因為快樂,所以全力以赴。
在他的班級里,他所倡導的“自管自育、樂學樂思”的班風,便是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他們內心的學習興趣。他教授的數(shù)學學科,作業(yè)不是由班委去收,而是學生自己交;班級分成幾個小組,組內自主分工,合作探究……就連學生犯了錯誤,也是讓學生自己認識錯誤,先自我進行問題剖析,最后他再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學生犯了錯誤,讓他自己分析,也是培養(yǎng)他們一種敢作敢當?shù)囊庾R,而且可能比老師長篇大論的說教更有用?!?/p>
嚴肅且幽默、嚴謹且寬容的孫銳老師,在班級最喜歡聽學生對他說:I see you(我懂你,我感受到你了)。為了這份理解,孫銳老師一直在修煉自己的“內功”:教學上,學科教學足夠專業(yè),課堂氛圍足夠精彩;處理事情時,先換位思考一下:“我是小孩子的話,我會怎么樣?”;對待學生時,管理情緒,尊重差,承認異,用欣賞的態(tài)度去看待自己和學生……在孫銳看來,學生抗拒的往往不是老師給他的內容,而是給他的方式。
孫銳說,他理解的優(yōu)秀老師是這樣的:從自身美好開始,也是學生美好的開始,互相成就,以優(yōu)秀培養(yǎng)優(yōu)秀,做學生真正的“好朋友”“隨風潛入,潤物無聲”的“陪伴者”。
堅持有效家訪 重視“家?;印?/strong>
“全員家訪”是四十五中芙蓉分校的特色,這與孫銳支教便開始家訪的做法不謀而合。
“其實,現(xiàn)在不少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或多或少跟原生家庭有關系”,有著15年家訪經驗的孫銳表示,家訪并不是浮于形式,走個過場拍個照,而是要做到有效家訪,能通過家訪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解決問題。根據(jù)學校要求,每次家訪前,他都要制定家訪計劃,做到有目的的家訪。每學期班主任至少要針對班級全部學生家訪一次,有時還會聯(lián)合老師組團家訪。如果學生的情況需要格外關注,還會組織連續(xù)家訪。
通過家訪,家長和老師可以互相了解學生在校和在家的情況,同時老師還可以明白家長對學校的要求。孫銳坦言,班里有些后進生壓力比較大,老師通過家訪,能及時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對“癥”下“藥”,予以鼓勵,“學生從最初的害怕老師家訪去告狀,到后面一個個搶著讓老師去家訪”。
因為與家長和學生的良好互動,很多學生畢業(yè)多年,還會經常來看望他;很多畢業(yè)生的家長也跟他像老朋友一樣。談起這些,孫銳覺得很溫暖,也很驕傲,雖然過程很辛苦。
疫情防控之下,作為學校德育副主任和班主任的孫銳更忙了。每天5點多起床,7點準時到校,有時晚上八九點才能離校。對家人,雖有歉疚,但是無悔:五年級的女兒現(xiàn)在很獨立,學習自主,還能主動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其實,家庭和工作很難平衡,能做到的就是盡可能地放大收獲”,正如工作中,再優(yōu)秀的老師,也會有困擾。但是孫銳相信:所有的困擾不會比“愛”長,做到眼里有光,心中有愛,愛學生的力量是無窮的,關鍵在你思想轉彎的那一刻。
溫鑫 楊小龍 黃雨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林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