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風景如畫。在這如詩如畫的季節(jié),“和美課堂”第十九屆全國名師學科高質量教學觀摩研討會于2023年3月25日、26日在清華附中合肥學校舉辦。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英語組老師很榮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名師觀摩課,聆聽了專家的智慧,可謂是受益匪淺、醍醐灌頂 。
25日上午第一節(jié)由名師崔吉娟老師絢麗開場,帶來最新課例《Welcome back to school》。整節(jié)課崔老師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暢所欲言。整節(jié)課學生激情澎湃,樂在其中。孩子們自信的發(fā)言和表演賦予這個簡短的小故事更多的想象空間,最后,崔老師布置任務要求孩子們續(xù)寫或改編這個小故事,孩子們更是想象力豐富,頻頻迎來聽課老師的掌聲??梢钥闯鑫覀兊暮⒆邮嵌嗝吹穆斆鳌⒖蓯酆蛣?chuàng)新。
課例展示后,崔老師分享了如何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崔老師強調要以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為基礎,圍繞單元主題建立單元內各語篇子主題之間的聯系,搭建具有整體性和結構性特征的育人藍圖,將育人目標和預期的核心素養(yǎng)綜合表現融入單元分課時目標中,建立起整合、關聯、發(fā)展的單元整體教學結構。其中也提到老師們要認真學習新課標,鉆研新課標。
再接著由名師岑振祥老師帶來最新課例《How to tidy your room?》。岑老師風趣幽默,課堂上充滿智慧。在岑老師的課堂中我們學習到如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如何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同時,也學到要把學科內容運用到實踐中去。這節(jié)課的內容很貼近生活,岑老師利用提問的方式來引發(fā)學生思考。如When clean the room, can I clean the floor first? Why?孩子們根據實際情況發(fā)言,這種問題的設問不僅有教育意義,更有現實意義,與此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批判思維。最后,岑老師分享了一段視頻引人思考,感人肺腑。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作為老師要多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多觀察孩子行為的原因,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
名師韋健老師的課例《Weather》更是讓我們知道老師的感染力和親和力。韋老師激情四射,笑容滿面,孩子們沉浸在韋老師魅力風采之中。這節(jié)課韋老師教會孩子們氣溫度數對應的感受是什么樣的,同時根據地圖認知不同地區(qū)溫度差異,以及國外與國內的氣候差異,文化差異等等。韋老師不局限于本節(jié)課的書本知識而是放眼整個單元主題和現實生活,活動的設計不僅有教育意義更有現實意義,引發(fā)我們思考反思。
葉建軍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My family》,他自信幽默的聊天式的教學風格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節(jié)奏自然,練習有度,互動頻繁,孩子們都沉浸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之中。葉老師的講座《單元主題教學意義》特別強調老師要研讀教材,確定多元主題。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桂婷婷老師帶來了《Food chains》這節(jié)課,老師帶領孩子們通過無聲地思考,小聲地交流,大聲地朗讀和匯報讓孩子交流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課后桂老師分享了問題的設立可以有哪些形式,包括開放性問題、分析性問題和理解性問題的問題鏈。還提到問題鏈的特點包括整體性、邏輯性、啟發(fā)性、互動性等。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此次學習,我們近距離感受到了名師的才學和魅力。此次觀摩學習也讓每一位老師都受益匪淺、思緒萬千。通過這次觀摩名師的智慧、感受名師的風采,英語組的老師們會更加認真鉆研教材、學習新課標并深入探究,切實做到將新課標理念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名師的智慧和魅力也將引領著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觀摩課后老師們感受頗多也提筆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以下三篇是聽課老師的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劉俊華
2023年3月26日有幸到清華附中合肥學校觀摩了“和美課堂”第十九屆全國小學英語名師高質量教學優(yōu)質課比賽。來自全國各學校的7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以及精湛的教學藝術,每一節(jié)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這次學習觀摩,讓我受益匪淺。
一、觀摩情況和收獲
26日,三位老師為我們傳授了如何進行語篇教學,語篇教學是指在具體語境中教學單詞和句型,主張把單詞融入句子中教學,從整體入手,展現給學生完整的語言概念。語篇是小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好材料,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運用語言的重要途徑。我一直覺得很難把握,因為語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詞、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識,容量較大。但是這三位老師語篇教學處理得就非常好,首先精彩的導入就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桂婷婷老師在提問中很巧妙的將問題從低級到高級設置,分別問了:What’s the passage about? What make a food chain? Any other food chain in a marsh? What do you learn about food chains?前一個問題為后一個問題做鋪墊,遵循教學的邏輯順序,結合學生的發(fā)展區(qū),問題中有開放性問題、分析性問題、理性理解問題。丁瑞芳老師的閱讀課中,讓我學習到了打破學習場域的界定,構建預習策略的重要性。丁老師的拼圖式閱讀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將語言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學生通過拼圖式閱讀進一步整合關鍵信息,感知故事結構。還有來自重慶的程文潔老師給我們帶來的I’m from Chongqing.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重慶的歷史,更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棒棒(bangbang)這個職業(yè)是歷史變遷和時代發(fā)展的結果,但是每一種職業(yè)的優(yōu)秀文化品質都會被世人傳承,勤勞創(chuàng)造生活的精神將一直被延續(xù)。
二、參加學習觀摩后的思考
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這次聽課中,我發(fā)現優(yōu)秀的教師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一是發(fā)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證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二是善于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三是教態(tài)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松,活潑,瀟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四是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為后盾,詞匯豐富,課堂充實。
課前互動是一個很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們大多數從自身的生活著手,利用歌曲、說唱或者做一些小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
媒體輔助,課堂效益更佳。多媒體不僅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老師的課件簡單直觀實用,可操作性強,能夠好地為語言教學服務。
通過這次聽課,讓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認識了自己的局限,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需要加強學習的緊迫感。我將認真吸收消化各位老師的教學精髓,在今后的教學中合理加以運用,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yè)務技能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以更好地為學生們服務!
心得體會: 楊敬
3月25日,我有幸參加了“和美課堂”第十九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現場聆聽了4位名師的英語課和專題講座。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留給了我滿滿的收獲和深深的思考,現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名師們的基本功都非常厲害,每個老師的口語都很棒,脫口而出的英語令人欽佩。他們的教學設計好都很完美。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體現了匠心獨到之處。尤其是板書的展現,環(huán)環(huán)相扣,又一目了然。韋健老師在Unit3 Weather PartA learn一課中,她在黑板上利用貼畫和示意圖從書本上的單詞導入中國的天氣情況,最后遷移創(chuàng)新到世界不同地方的天氣。
二、注重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我深刻認識到平時的教學要以單元為單位組織和實施教學內容,課前要深入研讀語篇,結合學生主體的需求,厘清單元內圍繞主題表達的語言知識、文化意識、策略方法,在各子主題的意義之間建立關聯,使同一單元內多語篇的教學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課堂要與育人相結合
這次上課的老師能將課堂內容向生活延伸。在課堂中實現育人,他們努力充實教材內容,真正做到讓學生有話可說,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皩W習英語,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不僅僅止于表面,對于外國文化中好的方面應深化到我們的日常行為中”, 這是崔吉娟老師的觀點。她要求英語教學內容應結合日常生活,在行為習慣和品行方面起到教育和影響。
名師們的課堂上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例如: 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等。他們的教學魅力和成果,都是付出了多年的鉆研和積累,讓我深深地佩服和崇拜。同時,他們的成功也將引導我更加努力地前進。
心得體會: 夏先芝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楊絳
于3月25日和26日有幸參與了“和美課堂”第十九屆全國小學英語名師高質量教學觀摩,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此次為期兩天的觀摩學習,我近距離感受到了名師的才學和魅力。正如“和美”課堂的理念: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此次觀摩學習受益匪淺、思緒萬千。
葉建軍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My family》,他自信幽默的聊天式的教學風格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節(jié)奏自然,練習有度,互動頻繁,孩子們都沉浸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之中。名師韋健老師的課例《Weather》更是讓我們知道老師的感染力和親和力。韋老師激情四射,笑容滿面,孩子們沉浸在韋老師魅力風采之中。韋老師不局限于本節(jié)課的書本知識而是放眼整個單元主題和現實生活,活動的設計不僅有教育意義更有現實意義,引發(fā)我們思考反思。此外岑老師分享的一段視頻,視頻中孩子每天遲到,老師每次都用戒尺打他的手心。突然有一天早晨,老師在上班的路上遇到這名學生用輪椅推著癱瘓的家人,老師停下了,怔住了,若有所思。這個孩子還是遲到了,他主動伸出手,老師這次沒有打他而是蹲下來親吻了他的手心并擁抱了他。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作為老師要多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多觀察孩子行為的原因,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
通過這次觀摩名師的智慧、感受名師的風采,我有下列心得體會:
更加認真鉆研教材、學習新課標
需更加認真鉆研教材、學習新課標并深入探究,切實做到將新課標理念與實際教育教學有機融合。
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
認真聆聽每一個孩子的心聲,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多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坝H其師 信其道”,老師既是傳道受業(yè)解惑更是良師益友。
以學生為主體
孩子是課堂上主人而不是老師一味的灌輸知識學生,一味地接受知識。小學英語教學孩子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首要的,孩子的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關鍵,孩子的思維培養(yǎng)是重中之重。
課堂活動和問題設計要能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批判思維和思維方式
課堂活動的設計和問題的設計要有開放性問題、分析性問題和理解性問題的問題鏈。還提到問題鏈的特點包括整體性、邏輯性、啟發(fā)性、互動性等。
多讀書
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老師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樂讀、多讀、會讀、研讀不同的書籍,拓寬和拓深自己的認知。課堂中,精煉的語言、自然的表情、聲音的控制都非常有學問,需要我們用熱愛來激發(fā)智慧,需要我們堅守精神田園,需要我們執(zhí)著粉筆書墨背后的情懷,孜孜不倦,娓娓道來。任歲月蹁躚,時代變化。愿心有太陽、眼有霞光,始終保持一顆熱忱之心,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